資料文獻

以父母身高修正的中國五城市兒童身高生長圖表


時間: 2021/8/27 9:39:39 瀏覽量:4112 字號選擇: 分享到:

     在兒科領域中,兒童身高是矮身高鑒別診斷與治療監(jiān)測中的重要指標,使用常規(guī)百分位數(shù)生長圖表即可評價兒童的身高。但在不同年齡上,兒童的身高受到遺傳的顯著影響,因而Tanner et al.[1] 制訂了以父母身高修正的2-9歲兒童身高百分位數(shù)標準,用于遺傳性矮身高的鑒別診斷。在此基礎上,Cole[2]依據(jù)1990年英國兒童身高參考標準,提出了以父母身高中值(mid-parental height, MPH)或單親身高或兄弟姐妹身高調整的生長圖表,可在矮身高兒童的篩選中鑒別出非家族矮身高的兒童,被2007年“特發(fā)性矮身高”國際共識會議[3]所推薦應用。但是,兒童身高及其父母身高存在有人群差異,限制了由一人群得出的評價圖表在其它人群中的應用[4]。因此,本文分析了中國兒童不同年齡的身高與MPH之間的相關關系,制訂以MPH修正的中國五城市兒童身高百分位數(shù)生長圖表。

1 樣本與方法

1.1樣本

  研究樣本為男2.5~16歲、女2~15歲的上海市、廣州市、石家莊市、溫州市、大連市的正常兒童13401名(男6868名,女6533名)。在上述各城市市區(qū)選擇管理規(guī)范,綜合教學水平中上等的中、小學校、幼兒園、托兒所、婦幼保健站為抽樣點,在抽樣點內(nèi)按年齡(教學班)分層整群抽樣,除外的受試者如下:

?、?凡有心、肺、肝、腎等臟器疾病以及內(nèi)分泌疾病患者、發(fā)育異常者、身體殘缺畸形者;

    ⑵ 參加業(yè)余文藝、業(yè)余體校訓練的學生;

   ⑶ 肥胖和重度營養(yǎng)不良者(體重指數(shù)在年齡組97th百分位數(shù)以上和3rd百分位數(shù)以下者);

   ⑷ 出生時為小樣兒或窒息、難產(chǎn)者。

在受試者出生日前后15日內(nèi),采用《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查》相同的身高計和測量方法測量受試者身高,拍攝左手腕部后前位X線片(管片距80cm)。由受試者父母填寫調查表,報告身高。受試者例數(shù)與身高見表1。

1.2 方法

 骨齡評價:由1名評價者以《中國人手腕骨發(fā)育標準-中華05》RUS-CHN法[6]評價受試者骨齡,在讀片前和讀片過程中以95名兒童的X線片檢驗讀片可靠性,手腕骨發(fā)育等級的重復率分別為91.5%和90.3%,骨齡讀數(shù)95%的置信區(qū)間分別為±0.46歲和±0.47歲。

image.png

⑵ 身高百分位數(shù)生長圖表的繪制:以LMSP方法[5]擬合、平滑兒童身高第0.4、2、10、25、75、90、98、99.6百分位數(shù)曲線。并以公式Z = [(測量身高/M)L -1] / LS計算每名兒童身高的標準差分值(SDS),式中L, M, S分別為年齡組身高數(shù)據(jù)轉換的冪、中位數(shù)和變異系數(shù)。

⑶ 以MPH修正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生長圖表的繪制:分別以年齡和骨齡分組,計算各組內(nèi)兒童身高與MPH的皮爾遜(pearson)相關系數(shù)。以MPH為自變量,兒童身高SDS為因變量擬合線性回歸方程。首先繪出兒童身高SDS為0的直線(即第50百分位數(shù)線),并分別在其上下0.6745、1.2816、2.0537、2.6521 SDS處繪畫出相應的百分位數(shù)線(即第0.4、2、10、25、75、90、98、99.6百分位數(shù)線)。然后,以回歸方程(1)、(2)分別修正男女兒童身高百分位數(shù)線,得到以MPH修正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生長圖表,

2 結果

2.1 兒童身高與MPH的相關系數(shù)

  表1說明,在男2.5-11歲以及女2-9歲期間,各年齡組兒童身高與MPH的相關系數(shù)非常接近,在0.43-0.55之間。但是在男12-14歲以及女10-12歲期間,由于青春期生長突增開始時間的個體差異兒童身高與MPH之間的相關系數(shù)有一定程度的下降。但以骨齡分組后兒童身高與MPH的相關系數(shù)與該年齡前以年齡分組的相關系數(shù)相似(0.43-0.63),表2。

image.png

2.2 兒童身高SDS與MPH的線性回歸方程

     根據(jù)上述兒童身高與MPH相關系數(shù)的分析,在男女兒童9歲前以生活年齡分組,9歲后以骨齡分組計算兒童身高

SDS與MPH的線性回歸方程。由表3可見,男女兒童不同生活年齡或骨齡段的回歸方程系數(shù)非常相似,將各年齡段系

數(shù)平均得出男女兒童身高SDS與MPH的回歸方程如下:

男:Y = 0.105X-17.512  (1);

 女:Y = 0.113X-18.802 (2)

方程中Y為兒童身高SDS;X為MPH(cm)。

image.png

2.3 以MPH修正的兒童身高百分位數(shù)生長圖表

  圖1A和圖2A分別為以LMSP方法繪制的男女兒童身高百分位數(shù)評價圖表。圖1B、圖2B分別為以MPH修正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生長圖表。

對于2-9歲的男女兒童,首先選擇相應性別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評價圖(圖1A或圖2A),根據(jù)兒童的年齡和測量的身高在圖中標出所處的位置,確定兒童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;然后再選擇相應的修正圖(圖1B或圖2B),根據(jù)身高百分位數(shù)和MPH確定修正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。對于9歲以上兒童,以骨齡代替生活年齡進行評價。例如在圖1中,一名8歲的男兒童a,身高為117.5cm,MPH為160cm,在圖1A中該兒童身高處于2nd與0.4th百分位數(shù)之間;在圖1B中,根據(jù)MPH(160cm)確定該兒童身高百分位數(shù)(藍色線)的位置,而以修正百分位數(shù)(黑色線)評價處于2nd和10th百分位數(shù)之間(在正常值范圍之內(nèi))。由此說明,該兒童的身高矮小與父母的矮身高有關。又如13歲男兒童b,骨齡11歲,身高137cm,父母身高中值為180cm。因為這名兒童的生活年齡超過9歲,所以使用骨齡和測量身高在圖1A中標出的位置b接近10th百分位數(shù),處于正常范圍之內(nèi);但是在圖1B中,卻由于MPH很高而處于0.4th修正百分位數(shù)之下,身高生長異常,應當進一步查明原因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另外,也可以分別使用生活年齡和骨齡來估價兒童的身高。例如,一名7歲女孩c,骨齡為9.5歲,身高137cm,MPH為160cm。在圖2A中依年齡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在99.6th曲線上,超出了正常范圍,但如依骨齡則在中位數(shù)附近,說明身高超出正常范圍是由于骨發(fā)育提前所致;在圖2B中,依骨齡評價在修正的75th百分位數(shù)上。因此,經(jīng)過發(fā)育程度和父母身高的調整,該兒童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為75th。對于MPH接近平均數(shù)的兒童,使用不同圖表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不會有大的變化。例如圖2A中的兒童d,由于MPH為167cm,在圖2B中也同樣處于90th百分位數(shù)上。

3 討論

兒童身高百分位數(shù)圖表和以MPH修正的百分位數(shù)圖表在矮身高,特別是對遺傳性矮身高兒童的鑒別診斷有重要的作用 。因9歲以后,兒童身高與MPH的相關系數(shù)下降,Tanner et al.[1]制定了2-9歲兒童的MPH修正百分位數(shù)圖表。本文對9歲以上兒童采用骨齡分組,消除青春期開始發(fā)身生長個體差異的影響,保持兒童身高與MPH相關系數(shù)的一致性,所制訂的MPH修正的身高百分位數(shù)圖表適用于2-16歲兒童。同時,為了較清晰的鑒別采用了9條百分位數(shù)曲線。

     在MPH修正圖中,未修正的和修正的第2百分位數(shù)(對應于-2.05 SDS)線描述出了3個區(qū)域(圖3),標志為A、B、C[1,2]。落在A區(qū)域中的兒童矮身高與矮的MPH一致(圖中O點為MPH的平均數(shù)),為家族矮身高;而落在區(qū)域B中的兒童,身高則與MPH不一致,仍然在MPH修正的第2百分位數(shù)以下,可能為非家族矮身高兒童;在區(qū)域C中,兒童的MPH均在平均數(shù)以上,以未修正的百分位數(shù)評價為正常,而以MPH修正的百分位數(shù)評價則為異常的兒童。對于-3.5SD線(紅色)下的兒童,非??赡転槟承┎∫蚨鴮е掳砀?。

image.png

【喜高科技】業(yè)內(nèi)骨齡評價專家、專業(yè)骨齡研究科技機構及骨齡軟件應用服務商!


熱門文章推薦

手腕部特定骨成熟度指征與青春期生長突增的關系

手腕部橈、尺骨骺線消失作為推測18歲年齡的指征


參考文獻

[1] Tanner JM, Goldstein H, and Whithouse RH. Standards for children’s height at ages 2-9 Years allowing for height of parents. Aech Dis Child, 1970, 45:755-762.

[2] Cole T.J. A simple chart to identify non-familial short stature. Arch Dis Child, 2000, 82:173-176.

[3] Wit JM, Clayton PE, Rogol AD, et al.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: Definition, epidemiology, and diagnostic evaluation. Growth Horm IGF Res, 2008, 18: 89–110.

[4] Kramer HH, Hendrikx B, Trampish HJ, et al. Parental and childhood height development. Corrected percentile standards for German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 of 2 and 9. Monatsschr Kinderheilkd, 1986, 134: 184-189. 

[5] 張紹巖,韓一三,沈勛章,等. 中國大中城市漢族兒童青少年身高、體重和體重指數(shù)生長圖表. 中國兒童保健雜志, 2008, 16: 257-259.

[6] 張紹巖,劉麗娟、吳真列等,中國人手腕骨發(fā)育標準-中華05 I.TW-RUS, TW-Carpal,RUS-CHN法. 中國運動醫(yī)學雜志, 2006, 25: 641-646.


 

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