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文獻

為什么說骨齡和生長學指標存在種族差異


時間: 2021/4/12 9:35:17 瀏覽量:749 字號選擇: 分享到:

    在G-P骨齡圖譜和TW1方法發(fā)表后的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期間,許多研究應用G-P法和TW方法評價了中國兒童和日本兒童骨成熟度,發(fā)現由于遺傳和環(huán)境因素的影響,東亞兒童表現出不同于歐美兒童的生長發(fā)育形式,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中國香港兒童[1]、北方哈爾濱兒童[2] 、南方長沙[3]兒童青春期前骨發(fā)育延遲,進入青春期后卻提前。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東京兒童TW2骨齡的變化形式和香港兒童相同[4]。

    2001年,Tanner et al.[5]依據歐美兒童修訂了TW2骨齡標準,稱為 TW3法。在中國兒童生長加速的長期趨勢背景下,《中華-05骨齡標準》課題組依據TW3法修訂了中國兒童手腕骨發(fā)育標準。因使用了相同手腕骨發(fā)育等級標準,所以可將當代中國兒童與歐美兒童骨發(fā)育(成熟度得分SMS)做再次比較[6]。

    由圖1、圖2可見,在6歲(SMS 200)前,中國男女兒童SMS與其它國家的兒童幾乎相同。但男在6-12歲稍提前(圖1),此后,骨發(fā)育加速而提前的程度加大,青春期尤為顯著。與日本男兒童(JA90)相比,在SMS 300 和350之間CH05 男兒童提前1.5歲,在SMS 450 (12 歲) -950 (15 歲)之間提前0.6-0.9歲。與其它標準相比,在SMS 600 (13歲) -950之間CH05 男孩提前TW3和US90標準1.0-1.3歲,提前TW2標準2歲左右。CH05男兒童SMS在16歲達到1000(成熟狀態(tài)),與JA90日本兒童相同,分別比TW3、TW2提前0.5歲和2歲。女在SMS 300-400(6-8歲)延遲于TW3和BE70而與日本兒童相似(圖2),在SMS 400-500 (9-10歲)之間趕上。此后CH05女兒童骨發(fā)育加速而提前于所有其它標準的兒童。在SMS 600-950 (10.5-13.5歲),CH05 女孩比JA90和TW3分別提前0.5歲和0.2-1.0歲。CH05,JA90, TW3和US90都在15歲至達到SMS1000,而BE70和TW2則在16歲時達到。

    與歐美兒童相比,亞洲東部的中國兒童CH05和日本JA90的骨發(fā)育的規(guī)律非常相似,但在某些年齡段二者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,男8歲,女6歲以后,日本兒童骨發(fā)育落后于中國兒童,在青春期中國兒童骨發(fā)育的提前更為明顯(約提前0.5歲)。

    G-P圖譜骨齡標準依據美國中上社會經濟水平白人兒童,至今在歐美仍在應用,因此,與G-P圖譜標準相比較也具有一定的實用意義。圖3表示了《中華-05》部分樣本G-P骨齡與年齡差值平均數的變化[7],在男10歲、女9歲前差值平均數為男―0.44~―0.05歲、女-0.21~0.24歲,除男4歲、5歲組和女4歲組(P<0.05)外,與零檢驗值之間無顯著性差異(P>0.05);但在男10歲和女9歲后,G-P圖譜法骨齡與年齡的差值逐漸增大,差值平均數分別為男0.59~1.37歲、女0.32~1.38歲,與零檢驗值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(P<0.01)。

不同國家兒童達到相同TW-RUS成熟度得分年齡的比較-男

不同國家兒童達到相同TW-RUS成熟度得分年齡的比較-女

《中華05》部分樣本G-P骨齡與年齡差值平均數


    上述研究說明,由于中國社會經濟的發(fā)展,21世紀中國兒童骨發(fā)育表現出整體提前的加速長期趨勢,在6歲以下嬰幼兒的生長發(fā)育已接近歐美兒童,但青春期生長發(fā)育的提前更為顯著。骨骼發(fā)育于身高生長密切相關,中國兒童生長發(fā)育的種族特征也同樣表現在身高生長規(guī)律之中。由圖4、圖5可見,7歲以下男女兒童身高與世界衛(wèi)生組織2006年身高標準基本接近,與上述中國兒童骨成熟度得分與歐美兒童的比較相一致。但是,由圖6,圖7可見,由于6歲以后中國兒童骨發(fā)育逐漸提前,中國兒童的身高也高于2007年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標準(仍然使用美國數次營養(yǎng)與健康調查數據),在男15歲,女13歲身高50th百分位數曲線出現交叉,中國兒童由于青春期提前而身高生長提前結束,最終身高低于世界衛(wèi)生組織2007年身高標準。

    因此,中國兒童骨齡和身高表現出了相同生長發(fā)育的種族特征,這種種族的差異主要體現青春期的生長發(fā)育之中。

不同生長發(fā)育標準身長/身高第50百分位數曲線的比較-男 ,不同生長發(fā)育標準身長/身高第50百分位數曲線的比較-女

不同生長發(fā)育標準0-18歲身高第50百分數曲線的比較-男,不同生長發(fā)育標準0-18歲身高第50百分數曲線的比較-女

 

參考文獻

[1] Waldmann, E., F. M. Baber, C. E. Field et al. Skeletal maturation of Hong Kong Chinese children in the first five
     years of life. Ann Hum Biol,1977,4:343-352.

[2] Ouyang Zhen and Liu Baolin Skeletal maturity of the hand and wrist in Chinese school children in Harbin
     assessment by TW2 method.  Ann Hum Biol,1986,13:83-187.

[3] Kimura K.: Skeletal maturity of the hand wrist in Japanese children by TW2 method. Ann Hum Biol,1977,4:353
    -356.

[4] Ye Y, Wang CX and Cao L.Z. Skeletal maturity of hand and wrist in Chinese children in Changsha assessed by 
    TW2 method. Annals of Human Biology, 1992, 19:427-430. 

[5] Tanner J. M.,  M. J. R. Healy,  H. Goldstein et al. Assessment of skeletal maturity and prediction of adult height
     (TW3 method) Third Edition. London 2001.

[6] 張紹巖,馬振國,沈勛章,等. 中國人手腕骨發(fā)育標準-中華05 IV.中國兒童手腕骨發(fā)育特征. 中國運動醫(yī)學雜志, 2007, 
    26(4): 452-455.

[7] 張紹巖 張繼業(yè) 劉麗娟 劉鋼 花紀青. 當代城市兒童Greulich-Pyle圖譜法、百分計數法、CHN法和TW3-C RUS法骨齡的比較. 
    中華現代兒科學雜志,2009, 6(5):257-261

  

熱門文章推薦

乳房過早發(fā)育的結果:與青春期和最終身高的關系

矮身高兒童母親與父親身高的比較

IGF-I受體基因異常的家族性矮身高


返回列表